
新闻资讯
PRODUCT CENTER
2018-2025年中国通信管网行业市场调查与前景预测报告
发布时间:
2021-11-18 11:23
来源:
一、通信管网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过去 10 年,我国的通信行业稳步发展,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截至 2014年底,全国固定电话用户 2.49 亿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 12.86 亿户;固定宽带接入用户突破 2 亿户,其中 8M 以上用户达到 8206.7 万户;移动宽带用户达到5.83 亿户,其中 4G 用户达到 9728.4 万户。“通信村村通”工程年度任务超额完成,电信普遍服务取得新进展,全国通宽带行政村比例达到 93.5%,20 户以上自然村通电话比例达到 95.8%,全国 86%的乡镇开展信息下乡活动;全年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1.8 万余个行政村实现互联网覆盖和 1000 余个偏远贫困农村中小学开通宽带。在此过程中通信管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服务。
城市通信管线作为通信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宽带中国”战略构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关键要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加快城市通信管线建设对推动宽带网络升级改造,提高信息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信息消费,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平安城市正逐步融入智慧城市建设中。作为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政府现在大力提倡智慧城市建设,而智慧城市的建设必将强力驱动智能化行业的发展。
随着城市新区的建设以及多地对旧城区的翻新改造,市政部门对道路两侧的通信、电力及热力等架空线缆及管道提出了新的要求——随道路整修、改造一并入地。因为各通信单位产权归属和业务竞争的前提,解决架空线缆入地需要在同一道路上敷设多条通信管道,从而造成了浪费地下空间资源,重复破路,增加建设成本等问题。由于管线资源引起的违规建设问题日益突出,各地随意占领地下空间、抢建通信管道现象普遍,擅自占用对方管线资源、私自拆除线杆、剪断光缆、损坏管道而导致的通信中断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了网络的安全和畅通,不仅扰乱了电信市场的竞争秩序,而且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由于通信专业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会造成实施阶段多家通信单位同时建造各自权属的通信管道,既增加了建设成本,还会经常出现马路拉锁的问题,给百姓的生活和出行造成不便。城市基础设施是指保证城市各种功能正常运行和发展的基础性设施,它们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般条件。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营必须以满足城市发展当前和未来需要为目的,因而统称属于城市规划和市政管理的范畴。
近年来,我国城市通信管线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基础电信企业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工程建设质量稳步提高,通信网络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但是,城市通信管线建设仍然难以满足通信网络发展的需要,建设难、选址难、总量不足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全行业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城市通信管线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发挥政府引领、企业主体的作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以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为契机,密切协调配合,着力解决城市通信管线建设中的难题,消除安全隐患,有效提升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
2014 年 11 月,工信部在《关于加强城市地下通信管线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工信部通[2014]476 号)中,要求 2015 年年底前,完成城市通信管线信息普查,建立城市通信管线管理信息系统,编制完成城市通信管线专项规划。力争用5 年时间,完成城市通信管线安全隐患排查和改造,建立城市通信管线保护机制。用 10 年左右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通信管线体系,使城市通信管线管理水平能够适应通信发展需要,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加强改造维护,积极推进城市通信架空线入地改造,加大通信网络光纤入户改造力度,进一步提升宽带家庭普及率和光纤接入能力。
2015 年 5 月,国务院在《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加快推进全光纤网络城市和 4G 网络建设,提出了包括宽带提速和电信资费下降的 14 条具体意见,并提出为实现这些目标,三年内的网络建设投资不低于 1.1 万亿元,其中 2015 年网络建设投资超过 4,300 亿元,2016-2017 年累计投资不低于 7,000 亿元。
2015 年 8 月,国务院在《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适应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要求,把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作为履行政府职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在继续做好试点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逐步提高城市道路配建地下综合管廊的比例,全面推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为此,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在城市建造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电、给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民生工程。会议要求各城市政府编制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专项规划,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示范,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管廊建设和运营管理。2015 年 4 月,财政部和住建部确定包头、沈阳、哈尔滨、苏州、厦门、十堰、长沙、海口、六盘水、白银 10 个试点城市,计划 3 年内建设地下综合管廊389 公里(今年开工 190 公里),总投资 351 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 102 亿元,地方政府投入 56 亿元,拉动社会投资约 193 亿元。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69 个城市在建地下综合管廊约 1,000 公里,总投资约 880 亿元。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地下工程占比较高的设计、施工企业将迎来巨大发展空间。
二、通信管网行业的竞争格局
为适应市场规律,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各地在进行城市快速路、地铁、海河综合开发等基础设施建设时,多依照城市整体规划的要求,同步实施相应的通信管道建设,统一规划通信路网,合理安排施工,保质保量地完成通信管道的建设并提供有偿使用。从而做到了充分利用了地下空间资源,减少重复投资,避免重复建设、重复破路,降低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实现了管线建设的集约化,也改善了城市整体市容环境。
在工信部等部门强调开放与竞争的大背景下,以往统建模式的垄断式承包建设逐渐向政企合作模式转变。逐渐形成了城市为核心,各地方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建设基础通信管道并以政企合作的方式进行建设,消除了管线合一对城市发展的不利影响,并有利于通信产业的统一管理和运营商的公平竞争。随着“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国家强力要求互联网提速降费,通信设施基础建设将迎来爆发期,极大推动公司主营业务的发展。此外,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PPP”模式开始在全国推广,作为社会资本参与政府项目建设的先行者,“PPP”模式的推广拓宽了星通科技的发展道路。
基础通信管网建设需要随着市政规划而定,与政府签订特许经营权合同的履约期较长,一般为 10-30 年,因此对企业本地化要求较强,这也使得该行业跨地域竞争较少,行业竞争呈现区域化特点,从事该行业的没有大中型公司,主要为小型企业,行业竞争格局较为稳定。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更多相关资讯
2023-07-04
2023-07-04
2023-06-27
2023-06-22